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安徽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安徽省地方法规 >> 安徽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 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安徽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 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7-08-24

  【生效日期】1987-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安徽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1987年8月24日皖政〔1987〕56号)

 第一条 为做好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事农、林、牧、副、渔等业的农户,均为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收对象。

 第三条 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以乡(镇)为单位,按不低于人均纯收入百分之一的额度计征。

  人均纯收入在一百五十元以下的乡(镇),以及遇到特大自然灾害的地方,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当年可以减征或免征。

  革命烈士家属、革命残废军人、五保户以及贫困户,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讨论,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酌情减征或免征。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每年按上年的人均纯收入,提出具体计征比例,提请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由乡(镇)财政所负责与农业税同时征收。

 第五条 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政府批准的计征比例、额度,提出具体征收计划,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将应征金额纳入农户当中的承包合同,分午、秋两季收款,并开具专用收款票据。

 第六条 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首先用于改善本乡(镇)的初中、小学办学条件,近期主要用于校舍修建和课桌凳的添置等,

 第七条 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必须做到乡筹、乡管、乡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侵占、平调、克扣、截留和挪用。

  乡(镇)教育委员会根据乡(镇)人民政府下达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款额,定期编制具体用款计划,送乡(镇)财政所核定后拨款。

  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收票据、清册由县财政局统一印制。乡(镇)财政所可以从征收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作为征收费用。

  村民委员会收取的现金及票据存根应及时上缴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对票据至少应保存三年。

  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并接受上级教育、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八条 对按时按量完成征收任务的单位,由县、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情节,依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未经批准擅自调减或提高计征额度,以及由于主观原因未按计划完成征收任务的单位、个人,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按分工责任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限期补征缺额部分。

 第九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在此之前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停止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ah/laws/c4a8c4cf0b8a38bd554cc67d2d0f9e7dc823b2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