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广西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广西地方法规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 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 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9]78号

  【发布日期】1999-09-16

  【生效日期】1999-09-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桂政发〔1999〕78号)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172号),自治区第九届人民政府第17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一条 为保证我区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地震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和国务院颁发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第172号令),并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办发〔1996〕54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参照本预案,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自治区地震局备案。

  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还应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 破坏性地震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一)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在我区境内陆地发生4.5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也可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二)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全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的地震。

  在我区境内陆地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三)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的地震。

  在我区境内陆地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第四条 在自治区境内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原则为: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由灾区所在的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内的地震应急工作,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导;县(区)人民政府按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开展应急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组织、协调有关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内的地震应急工作,并接受国务院指导。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和指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接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

 第五条 在震后应急期,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地震局;并设立若干小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设立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和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并派出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第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的副主席

  副指挥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

       广西军区司令部负责同志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负责同志

       自治区经贸委负责同志

       自治区建设厅负责同志

       自治区民政厅负责同志

       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同志

  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指挥部成员的增减。

  指挥部各小组的职责及负责单位,成员单位分工构成,将另文下发。

 第七条 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区直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二)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

  (三)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四)负责审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

  (五)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办事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我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协调驻军、武警部队和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第九条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区所在的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地震局,同时通报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领导机关;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

  (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的地震应急工作;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导。

  (三)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组织本行政区的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

 第十条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自治区地震局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抄送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地震趋势估计和应急工作建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或分管秘书长召集区直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通报震情、灾情,协调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调集部队参加抢险救灾。

  (三)根据受灾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请求和自治区地震局的应急工作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部门和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向灾区发出慰问电或向灾区派出慰问团;视情况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指导应急工作。

 第十一条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区所在的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地震局,并抄送区直有关部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及武警部队领导机关。

  (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

  (三)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十二条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自治区地震局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抄送区直有关部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地震趋势估计和应急工作建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震情、灾情,请求国务院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并接受国务院的指导。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区直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调集部队参加以抢救被埋压人员和工程抢险为主的抢险救灾;根据抗震救灾工作需要,必要时决定实行特别管制措施。

  (五)根据受灾的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请求和自治区地震局应急工作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部门和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进行紧急支援。

  (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向灾区发出慰问电,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率队赶赴灾区,领导应急工作,对灾区进行慰问。

 第十三条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区所在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地震局,并抄送区直有关部门。

  (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十四条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下列应急行动:

  (一)自治区地震局迅速了解震情和灾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抄送区直有关部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地震趋势和应急工作建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立即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震情、灾情;请求国务院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接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有区直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调集部队参加以抢救被埋压人员和工程抢险为主的抢险救灾;组织、指挥灾区以自救为主的地震应急工作。

  (五)根据受灾的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请求和自治区地震局应急工作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部门和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进行紧急支援。

  (六)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第十五条 在破坏性地震震后应急活动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的紧急应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三)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等;

  (四)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第十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即可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预报区内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立即启动各自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 在临震应急活动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对应急活动中产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事后按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予以归还,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第十八条 预报区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做好以下临震应急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和实施。

  (一)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测,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二)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三)要求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人员、资金和物资准备工作。

  (五)平息地震谣传或误解,保持社会安定。

  (六)向当地驻军、武警部队通报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工程的性质、数量、位置、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

 第十九条 本预案适用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

 第二十条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桂政发〔1996〕89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本预案由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检查落实。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gx/laws/819695d6de7a6617f171dc9ca2e0f78becd97b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