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黑龙江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黑龙江省地方法规 >>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办发[2000]31号

  【发布日期】2000-05-26

  【生效日期】2000-05-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黑龙江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办发〔2000〕31号)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黑龙江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5月26日

        黑龙江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的发展,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扩大省内市场,抢占省外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构筑黑龙江菜、果、瓜及设施农业新优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强省建设。

  (二)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00年,全省菜、果、瓜及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6.53万公顷,总产量1488万吨,产值83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3%、5%和9.3%。

  (1)露地蔬菜面积31.67万公顷,总产855万吨,产值38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0.2%、5%、9%。要在重点发展优质菜和特菜的同时,着力发展适应俄罗斯和我国南方市场需求的绿色蔬菜,特别是适于长途运输、耐贮、南方7月份--10月份需求量大菜果瓜类,加快与国际绿色蔬菜标准对接。重点菜类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其中,西红柿2万公顷,大白菜6万公顷,胡萝卜6666.67公顷,油豆角2万公顷,马铃薯10万公顷(菜用部分),洋葱2666.67公顷,大葱1.33万公顷,辣椒2万公顷,黄瓜2万公顷,茄子1.33万公顷,甘兰2万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10%以上。

  (2)果树面积13.33万公顷,总产60万吨,产值6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6%、20%和20%。其中,苹果7万公顷,梨2.33万公顷,李子、杏2.4万公顷,葡萄9333.33公顷,寒地浆果5333.33公顷,保护地果树面积1333.33公顷。重点开发适于北方寒冷气候的山葡萄、黑豆、草莓、树莓、沙棘、兰靛果等野生浆果资源,2000年新增2000公顷;苹果重点发展金红、K9、龙冠等中型苹果;梨以适于鲜食的秋香、金香水和适于冻藏的冬蜜梨、晚香为主;李子以绥李3号、晚红李为主;葡萄重点发展京秀、京玉、京优、红玛瑙等早、中熟甜脆型品种。优质果品率由1999年的20%增长到40%以上,争取有10%的优质果品打入国际市场。

  (3)瓜类面积9.67万公顷,总产377万吨,产值16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4%、5%和7%。除发展适于外销、耐贮运的大中型晚熟品种外,还要注重发展外形美观、宜于包装和观赏和礼品瓜类及食用方便的优质无籽西瓜。其中,西瓜面积6万公顷,甜瓜3.67万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40%以上。

  (4)设施农业面积1.87万公顷,总产196万吨,产值23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8%、8%和15%。重点发展效益高、质量好、市场需求旺盛的菜果瓜新种类、新品种,并逐步向花卉、食用菌、药材、观赏植物和种、养、气一体化的棚室产业、观光农业方向发展。其中,西红柿6666.67公顷,瓜类6666.67公顷,其他5333.33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50%以上。

  (5)销往外省菜果瓜35万吨,创产值7.2亿元,比1999年各增长17%;销往俄罗斯菜果瓜25万吨,创外汇1.25亿美元,比1999年各增长25%。

  2、中期目标,到2005年,全省菜、果、瓜和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71.33万公顷,总产2220万吨,产值137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9%、57%和83%。

  (1)露地蔬菜面积40万公顷,总产1200万吨,产值50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7%、47%和43%。蔬菜生产在抓好出口俄罗斯、北菜南运和冬春绿色产品生产的同时,重点向适于加工、运销,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和特色菜方向发展。其中,西红柿2.67万公顷,大白菜6.67万公顷,胡萝卜1万公顷,油豆角2.67万公顷,马铃薯10.67万公顷,洋葱1万公顷,大葱1.47万公顷,辣椒2.67万公顷,黄瓜2.67万公顷,茄子1.67万公顷,甘兰2.33万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30%。

  (2)果树面积16.67万公顷,总产120万吨,产值12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33%、140%和140%。其中,苹果7.33万公顷,梨2.67万公顷,李子、杏2.67万公顷,葡萄1.33万公顷,寒地浆果2.4万公顷,保护地果树面积2666.67公顷。重点开发寒地浆果,平均每年增加面积3733.33公顷,适当增加李子、葡萄面积,减缓苹果、梨发展速度。优质果品率增加到80%以上,争取有20%的优质果品出口。

  (3)瓜类面积11.33万公顷,总产500万吨,产值20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1%、39%和33%。除发展适于外销和大众需求的瓜类外,重点发展色彩多样、风味不同、香味各异的小型高档礼品型和适于糖渍、果脯等加工型瓜类。其中,西瓜面积7万公顷,甜瓜4.33万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80%。

  (4)设施农业面积3.33万公顷,总产400万吨,产值55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92%、120%和175%。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高、中、低档设施类型相结合,温室、大棚生产相结合,种、养、加综合配套生产。其中,蔬菜2.33万公顷,瓜类3333.33公顷,果树2666.67万公顷,花卉1333.33公顷,食用菌、药村等2666.67公顷。优质品率要达到80%。

  (5)销往外省菜果瓜60万吨,创产值12亿元,比1999年各增长50%;销往俄罗斯菜果瓜40万吨,创外汇2亿美元;比1999年各增长100%。

 二、重点建设项目

  (一)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依据资源分布、能源、交通、市场、商品流向和龙头企业加工结构综合考虑,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的原则建设生产基地。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养殖、种植四位一体的新型日光节能温室,发展数乡一业,多村一品,集中连片,村村连结,实现生产基地的规模化。重点建设现代化菜果生产基地37处,面积15万公顷。

  1、蔬菜基地23个,面积9.67万公顷。城郊型基地5个,面积3.33万公顷,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中心城市。要坚持高起点,集生产、经营和旅游观光于一体,做到设施现代化、生产集约化、园区园林化、灌溉节水化、操作机械化。能源型基地5个,面积1.33万公顷,分布在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林甸等市县。要充分利用煤炭和地热资源进行棚室反季节生产。外向型基地3个,面积1.67万公顷,分布在牡丹江、黑河、鸡西等地。要根据俄罗斯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标准、适销对路的产品。北菜南运型基地10个,面积3.33万公顷;分布在绥化、宁安、双城、肇东、安达、青冈、依安、阿城、五常、庆安等县(市)。重点生产绿色蔬菜,销往南方省市。

  2、果树基地9个,面积2.67万公顷。基中苹果基地3个(宁安市、宾县、明水县),梨基地3个(鸡西市、勃利县、东宁县),寒地浆果基地2个(尚志市、牡丹江市郊区),葡萄基地1个(双城市)。

  3、瓜类基地5个,面积2.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双城市、宁安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兰西县、绥化市等地。

  (二)市场建设。市场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元化投资和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在重点产区和产品集散地加快建设一批吸引周边、牵动全省、辐射全国的批发交易市场。到2005年,建设菜果瓜专业批发市场12处,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年销售量达到400万吨,年总交易额50亿元左右。

  1、建设完善大型企业批发市场5处,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中心城市。每处建设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量5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

  2、建设完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4处,分布以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七台河市等地。每处建设规模在7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量3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3亿元以上。

  3、建设完善外向型专业批发市场3处,分布在绥芬河、东宁、黑河等口岸市县。每处建设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量在1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

  (三)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发展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的菜果瓜龙头企业。2005年以前重点扶持10个龙头企业:大型深加工龙头企业5个,重点是加工饮品、罐头、脱水菜果等产品,分布在哈尔滨市、大庆市、牡丹江市等地;粗加工企业5个,主要进行菜果瓜贮藏保鲜、包装和净菜加工,分布在大中城市。

  (四)示范园区建设。到2005年,建设菜、果、瓜和设施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7处。示范园区要做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高、示范辐射作用强。重点建设省级示范园区1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各1处。

  (五)种苗繁育中心建设。到2005年,建设省级菜果瓜种苗繁育中心1处,区域性种苗繁育中心6处,分布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等地,主要是引进和繁育适合我省及各地区种植的菜果瓜以及花卉、药材、食用菌、观赏植物等优良种苗。

 三、推进措施

  (一)合理规划,科学构筑菜、果、瓜及设施农业经济发展格局。各地要综合考虑本地资源、市场、交通、技术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发展规划。规划中要注重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绿色食品,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基地规模化和设施现代化。

  (二)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提质增效,着力做好科技开发和推广工作。要大力引进、培育优良种苗,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速度。要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力度,广泛应用生物工程、微波辐射、远红外线、微机监控、新型棚室结构及建筑材料、节水、节能技术。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要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攻关,重点突破生产难题。要大力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丰收计划”和“集团承包”,扩大先进实用技术的覆盖面。要通过利益驱动,引导并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普及率。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新机制。菜、果、瓜和设施农业的加快发展,要以资金投入为保证。要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社会投资和引进外资为驱动的多元投入新机制。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菜、果、瓜及设施农业作为资金重点投向的产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菜篮子”工程资金要有一定的比例搞菜、果、瓜和设施农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培育种苗、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植物防疫等工作。二要优化信贷结构。金融部门要逐步增加对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开发的贷款规模。三要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吸引个体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向菜、果、瓜和设施农业的开发,引导工矿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副食品基地,安置下岗职工。四要以开放促发展。完善发展外向型经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

  (四)积极培育并大力开发市场,搞活流通。按照“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目标,立足省内市场,着眼于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拳头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不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拓宽服务功能,建设绿色通道,发展配送中心,进行连锁经营,实现配套服务,拓宽市场营销渠道。要积极发展专业运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民参与市场流通,保护外来经纪人在市场营销中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要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为农民生产和销售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

  (五)大力发展保鲜加工,加快产业化进程。大、中城市要推行净菜上市、包装上市。在搞好粗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重点加工果酒、饮料、罐头、脱水菜和高附加值的食品类,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加工增值。充分利用现有的冷藏设施,并在交通便利的生产基地建设冷藏保鲜加工设施,推广菜果瓜贮藏保鲜技术。对适宜品种和集中产区,要鼓励农民进行窖贮,实现旺贮淡销,贮藏增值。

  (六)强化领导,完善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下大力气抓好菜、果、瓜和设施农业建设,做到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实施。要抓好典型示范,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实行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实施方案的“五个一”的工作方式,强力推进。各地市县都要按照本方案制定本地的实施办法,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菜、果、瓜及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hl/laws/1c5d22cc739736167bd9c3437675819de68d31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