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吉林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吉林省地方法规 >> 长春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长春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0705

  【发布文号】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

  【发布日期】1993-04-10

  【生效日期】1993-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长春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1993年4月10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含汉语拼音,下同)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使汉字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社会用字系指书写、印刷、刻制、浇铸等具有公共性、示意性的汉字。具体包括下列用字:

  (一)出版物用字。

  (二)影视屏幕及演出用字。

  (三)计算机用字。

  (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名牌用字。

  (五)注册商标、广告、广告示牌和商品包装等用字。

  (六)公文用字。

  (七)牌匾、标语、地名、建筑物墙体及各种标牌用字。

  (八)各种公章用字。

  (九)其他具有公共性、示意性的社会用字。

 第三条 凡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我市社会用字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社会用字的统一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用字的综合管理工作。

 第五条 社会用字日常管理工作在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的统一监督、指导下,实行分部门管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共同作好社会用字的管理工作:

  (一)城建部门要作好牌匾,标语,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名牌,建筑物墙体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新闻出版部门要作好出版物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文化、广播电视部门要作好影视屏幕及演出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作好商标、广告、广告示牌和企业名牌、商品包装等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政府办公厅(室)要作好公文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民政部门要作好地名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七)公安部门要作好各种公章用字的监督、管理工作。

  (八)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要作好其他社会用字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六条 使用汉字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简化字应使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简化字总表》中所确定的汉字。

  (二)异体字应使用1955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选用字,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选用的异体字与《简化字总表》不一致的,以《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印刷用字应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所确定的汉字。

 第七条 使用汉语拼音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字母应使用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所确定的字母。

  (二)拼写和分词连写应当依照国家教委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规定执行。

  (三)使用汉语拼音应同时使用汉字,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第八条 社会用字不得使用下列汉字:

  (一)1986年国家《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

  (二)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所确定的简化字。

  (三)1955年国家《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淘汰的异体字。

  (四)1977年国家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

  (五)1965年国家淘汰的旧字形。

  (六)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三项和第七条规定所使用的汉字和汉语拼音。

  (七)汉字使用单位或个人自造的简体字。

 第九条 书写汉字和汉语拼音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书写正确、规范、易于辨认。

  (二)书写行款,横行由左至右,竖行由右至左。

  (三)汉语拼音拼写准确,字母书写正确,分词连写。

 第十条 下列社会用字可不适用本规定:

  (一)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研究著述、语文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

  (二)书法艺术作品。

  (三)经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四)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鲁迅等文化名人亲笔题写的牌匾、名牌、书名、报头、刊头及亲笔签名。

  (五)文物古迹上的汉字。

 第十一条 各生产企业产品必须使用汉字的,均应依照本规定使用汉字;违反本规定使用汉字的,其产品一律不得出厂,但其产品因外销必须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的除外。

 第十二条 凡不符合本规定的社会用字,各文字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本规定发布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改正;在限期内确实难以改正,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可暂在醒目位置挂上规范字牌,但在用字载体维修或更换时,应一律予以改正。

  凡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新发生的社会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第十三条 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强对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强化社会用字管理措施,切实使我市的社会用字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使用汉字的单位和个人,由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其情节轻重,分别予以令其改正、警告、500元至5000元罚款、停止整顿等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jl/laws/9710bfb1733dd46003a9290440f217bd872f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