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青海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青海省地方法规 >> 青海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青海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827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8-28

  【生效日期】1992-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青海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1992年8月28日青海省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本省内经批准开放的佛教寺院、伊斯兰教清真寺、道教宫观、天主教教堂、基督教教堂以及宗教活动点。

 第三条 开放或新建宗教活动场所,须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经审查后,报县(区、市)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审核,由州、市人民政府或行署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开放、新建宗教活动场所。

  不得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修建宗教活动场所 。

  撤销、合并或变更宗教活动场所地址、名称时,须由该活动场所向原批准机关申报批准。

 第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正常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在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实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区、市)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第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机构组成人员由宗教教职人员或信教公民民主推选,其成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爱国守法,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公道正派,有宗教学识并能遵守教规,有管理能力,有群众威信;任期一至三年,可连选连任;未经宗教事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更换其成员。

  国家职工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机构。

 第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

  (一)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爱国守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二)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和政治时事;

  (三)按照教规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处理日常宗教事务;

  (四)民主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定期公布帐目,接受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的监督;

  (五)组织宗教教职人员积极开展各项生产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实现生活自给自养;

  (六)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和文物古迹不受损害。

 第八条 在宗教活动场所主持教务活动的教职人员应当从当地选定,并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得从外地聘请。如当地确无合适人选,需从外地聘请时,由当地爱国宗教团体提请县(区、市)宗教事务部门与有关方面协商决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委派或指定。

 第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方式侵占和破坏。

 第十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不得影响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

 第十一条 宗教活动应坚持小型、就地、分散的原则进行,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大型宗教活动要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严禁利用宗教活动场所制造矛盾,挑起教派纠纷,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第十三条 凡动用寺观教堂的文物,须按文物级别报经政府主管部门和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审批。

  未经民主管理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寺观教堂内进行拍摄等活动。

 第十四条 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寺观教堂的重大维修、扩建,必须报县(区、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可以经销宗教书刊、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

 第十六条 寺观教堂举办培养宗教人员培训班,须经县(区、市)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批准。严禁私人开办任何形式的宗教学校、经文班、义工班。

 第十七条 寺观教堂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宗教教职人员数额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信教公民的自愿乜贴、布施或奉献,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摊派、勒捐,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课税。

 第十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在对外交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务的原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不受境外宗教势力的支配。按宗教传统习惯,可以接受国外宗教团体、宗教信仰者出于宗教感情给予的乜贴、布施、奉献、捐赠。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对方索要财物、办教经费和宗教活动津贴。

 第二十条 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同境外的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宗教信仰者交往时,必须遵循互相尊重、互不隶属、互不干涉的原则。

  外国宗教人员、宗教信仰者来我省时,可允许到被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过宗教生活,但不得干预宗教内部事务,不得主持宗教活动、指定宗教职务、发展教徒。未经批准,不得播放国外宗教人士讲经的录音、录像,散发宗教宣传品。

 第二十一条 凡违反本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由当地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或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分别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规定的外国人,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qh/laws/70d507b2022941b420679723610cf176fdd2b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