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云南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云南省地方法规 >> 云南省政府关于 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决定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云南省政府关于 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决定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5]154号

  【发布日期】1995-10-16

  【生效日期】1995-10-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决定

(云政发〔1995〕154号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1994年肉类总产量达114.4万吨,比1978年增长3.2倍,实现了肉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产值67.9亿元(19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25.9%,已成为仅次于种植业的一大产业。

  我省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畜禽品种和饲料资源十分丰富。经过40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一些发展畜牧业的成功经验,建设了一批畜禽商品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一定基础。但是,目前畜牧业生产水平还不高,肉畜出栏率、商品率、饲料转化率、畜禽个体产品率低和市场供求矛盾较大。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使有效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目标落到实处。根据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精神,特作如下决定:

 一、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加快云南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大力改造传统畜牧业,加快建立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兽医防疫、产品加工和流通以及科研推广等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条龙和城乡一体化,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强综合生产能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省畜牧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满足自给,扩大外销,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2.通过推进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到2000年,使我省的畜禽出栏率、商品率、饲料转化率和个体产品率有显著提高,其中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70%、20%和40%,商品率达到70%以上,全省畜牧业产值以1995年不变价达到200亿元以上。

 二、强化畜牧业基础建设

  3.分期分批从国外引进良种畜禽,推进杂交改良。今明两年从国外引进350头高产肉用种牛,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冷冻精液配种网络,做到基地县奶牛良种化,肉牛良种达50%以上。

  4.新建省原种猪场和种公猪性能测定站,并建立完善商品瘦肉型杂交猪“三群一网”体系(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人工授精网),使猪基地县瘦肉型杂交猪达到90%,全省达到70%。

  5.新建省祖代肉种鸡场,新建扩建15个父母代种鸡场,年提供商品代良种肉鸡苗1500万羽。

  6.建立大额牛、茶花鸡、滇南小耳猪、武定鸡、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等名特优地方品种的保种繁殖基地,开发我省特有的畜禽产品。成立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工作。

  7.搞好全省饲料发展的规划布局,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省省情的配合饲料加工供应体系。在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北、滇西北新建5座万吨级饲料厂;加强对现有饲料厂的技术改造,提高经营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使我省配合饲料年单班生产能力达160万吨;积极生产和推广各种浓缩饲料和添加剂;加强饲料监测,提高饲料使用效益,使全省70%的养殖户使用配合饲料。

  8.大力发展谷物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旱地农业和冬季农业,提高玉米、大豆产量,扩大复种面积,发展双低油菜,开发利用各种饼粕、血粉、骨粉、橡胶籽等饲料原料。

  9.在红河、文山等地州建立100万亩木薯、100万亩芭蕉芋生产基地,并建设相应的加工厂。加大饲料青贮和秸杆氨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年推广饲料青贮800万吨,秸杆氨化200万吨以上。

  10.加快人工草场建设,每年新播30万亩,使全省人工种草累计达400万亩,保苗面积占80%以上。新建一批种草养畜的综合开发项目。

  11.健全完善省、地、县、乡四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全面推行畜禽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猪、牛、羊、禽的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5%.3%和10%以下,省、地两级的动物疫病诊断化验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强化边境一线的防疫体系建设,坚决把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防堵在国门之外。加强与毗邻省区接壤地区的交通检疫,防止疫病传入我省,杜绝疫病流行。

  12.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检疫法规,切实搞好种畜禽场的疫病监测和净化,实行“动物卫生合格证”制度,提供健康畜禽。全面推行“定点屠宰,到点检疫”,实行“动物产品合格证”,防止疫病扩散。加强兽药、饲料的监察和市场管理,坚决查禁假冒伪劣产品。

  13.组建云南兽药企业集团公司,抓紧省生物制药厂和保山疫苗厂的技术改造,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GMP标准)要求,新建扩建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兽药厂,提高疫苗和兽药的自给率。

 三、建设高标准的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4.新建续建40个商品猪基地县、30个商品牛羊基地县、15个禽蛋基地县和一批奶畜、蜂蜜、羊毛及珍稀经济动物基地。

  15.各类基地县都要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和经营形式,兴建1-3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饲养场,其他县也要创造条件,积极兴办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饲养场要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投入与产出挂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6.为加快我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控索途径和提供经验,要在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高、交通方便的地方,有选择地办好几个不同畜种的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县;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大力提倡和扶持发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一定规模的个体、私营、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养殖场,引导和培植一批养殖大户,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实现快速、稳定增长。

  17.畜产品加工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发展,要加速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的步伐,搞好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形式兴办加工企业;现有加工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档次,创造更大效益。在畜牧生产区和基地县,要相对集中兴建一批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加工企业。

  18.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3至5个起点高、上档次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产品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加工企业,对全省畜禽产品加工起到骨干示范带头作用。

 四、全面推进科教兴牧

  19.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促进科技与畜牧经济的紧密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畜牧科研、教学和推广体系。省畜牧兽医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要紧密结合畜牧业生产实际,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各级畜牧部门都要举办科学饲养畜禽的综合试验示范区,组织各类畜禽的现代化技术推广实施,大力推行科技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创办、领办畜禽养殖和加工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

  20.尽快建成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研究的范围。

  建设SPF实验动物舍。研究开发新一代畜禽疫苗。

  21.建设省动物营养及饲料重点实验室,开展饲料资源开发和科学配方等研究,制定云南主要畜禽品种的营业标准。

  22.办好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省畜牧兽医学校及地州市农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为发展畜牧业培养各类高中级科技人才,省农函大、省电大要扩大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各级畜牧部门都要大力开展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乡土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五、深化畜牧业体制改革

  23.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发展现代化畜牧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效益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基地为依托,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建立贸、工、牧一条龙,城乡一体化的经营体制。

  24.各级畜牧行政部门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探索新的经营管理体制,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5.各级畜牧科研推广事业单位要逐步由技术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积极兴办实体,开展综合办站,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为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建立省畜牧科技推广和信息中心;为推进肉牛科研与经济一体进程,将原省肉牛牧草研究中心扩建为科、工、贸一体化的省肉牛开发中心。

  26.各类饲料厂、饲养场、种畜场都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行承包责任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拍卖、租赁、转让或进行股份制改造,千方百计搞活经营,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单位要深化改革,认真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鼓励广大科技人才走向市场,参与或创办、领办畜牧企业,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27.进一步搞活流通,取消关卡,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新型流通体制,形成国内畜产品货畅其流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国合商业的作用,确保市场供应。积极筹建省牧工商总公司。

  大力推动流通与生产的结合,鼓励流通、加工企业进入生产领域,扶持基地建设。

  28.多渠道筹集畜牧业发展基金。各级财政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在稳定原有的基本建设费、事业费、专项费的基础上,1995至1996两年省政府新增专项经费1亿元,要求地县财政相应配套;各级各类金融部门应积极安排畜牧方面的贷款;积极招商引资,争取国外独资、合资、援助、贷款来发展畜禽养殖及加工、饲料和兽药生产。

  29.切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的建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要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队伍。鼓励各级畜牧兽医站兴办实体,有效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0.畜牧业现代化是一项富民兴滇的跨世纪工程。各级政府要把畜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和落实扶持计划,充实和加强各级畜牧业主管部门的机构和力量,动员和依靠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把畜牧业真正建成支柱产业,为云南经济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yn/laws/58481abbed012b3c7871eb115bc10e9259344012